2013/10/26

The Pulse

[2013.10.20 新北石門白沙灣]

思緒竟然會讓人喘不過氣。

是多久沒有這樣的感覺了?除了那天跳進活水湖游泳的前100m,那是真的喘不過氣。但這次,持續更久,會繼續下去。

有多久沒有這樣的衝動,好想衝去把所有話大聲喊出來。從來沒有這麼深刻,從來沒有這樣的夜晚,從來沒有這種我願意嘗試願意學習願意了解願意包容願意傾聽的衝動,這麼強烈過。只因為那個眼神太深刻,那個微笑太真實,以及永遠都沒有人可以解釋的緣份。

當經歷過太多事情,一遇到對的事情,似乎就會取得一點正確的直覺,讓人頭也不回的衝過去。這就是為什麼。這就是為什麼會付出,而且會不計回報,而且我會繼續。

我常用跑步的時間來review自己。看看這些美麗的事,想想自己的反應。但,就這事情我終究不能make sense。這是那個永恆的問題。但我選擇相信它。




2013/10/13

2013 Taitung Triathlon


趁記憶鮮明,趕緊簡單來寫初鐵完賽的心得。這篇邊配著金牌喝著邊寫,太享受了。



賽前:

一個禮拜前,意識到應該買件三鐵褲,讓自己用認真的態度面對這次初鐵,所以就到了家裡附近的FMA,買了Orca的三鐵褲,外加聽店員建議,買了機能腿套。事後證明腿套真的是必要的,感謝這位專業的也玩三鐵的店員。

三鐵的3個運動,除了我最熟悉的單車以外,跑步也是跑了兩三年了,應該也算熟悉,而最擔心的就是第一個也是最有風險的游泳了。雖然2009年時就已經學會游泳,也游過開放水域的蘭嶼、西澳海灘、以及復活節島、義大利五漁村,不過要真正長距離在開放水域游泳,還真是第一次。雖然台東活水湖幾乎可以算是台灣最棒的三鐵場地,但畢竟是個大人工湖,幾乎有像是開放水域的特性。


賽前一天,6小時的莒光號,花了約1800(?早忘了)才讓自己和單車台北台東來回無憂無慮。所謂無憂無慮就是不用拆車,直接人車同車廂,這還是我第一次坐這種車。一行人午後抵達台東,除了吃吃喝喝之外,就是報到,領回一大袋比賽需要用的東西(印象就好多號碼牌而已,大大小小的),還去現場看場地。



二鐵列車,其實蠻讚的!

池上車站衝下來買便當回去



看場地是經典,一走到台東森林公園活水湖的湖邊,腿就軟了,頓時說不出什麼話。看不見盡頭的長方形大湖,隔天就是要這樣游到幾乎對面再折返,有夠緊張。去摸摸水,水溫可以接受,大約26-27度左右。這點讓心裡好過一點。









晚上逛了傳說中的鐵花村,下次一定要來這裡聽live演唱,這次不行。吃了台式熱炒當晚餐,當然沒有配啤酒,只是好吃但上菜奇慢,因此沒有飽足感,對於比賽前的腸胃很重要,滿意。





晚上照慣例,近12點睡覺,1點半左右才真正睡著,音樂不知道聽了多少首。慘。不過至少有睡著,已經是好事了。起床時只有一種熟悉的要上戰場的感覺。

早上吃了飯店中式早餐,不是很習慣,所以吃不多,保險為上,不要吃沒有把握的東西。早餐後還拉了兩次屎,好跡象。一切都比初馬時好多了(沒拉屎,幾乎只睡2-3小時)。






游泳:

一到場地,打氣,就準備進轉換區擺東西。東西好多,要依序用最方便的速度考慮等等游上來要換車鞋車衣手套等等的順序,最後則是跑步的東西。這部份有點經驗,畢竟2007年第一次參加運動賽事,就是2007日月潭鐵人三項接力賽,當時的我不會游泳,跑步大概1k就掛的差不多了,當然是負責單車,只是當初是半程鐵人三項接力,這次是超過標準賽程51.5的60k個人鐵人三項,緊張這兩字真是無法形容當下的心情。

隨意擺了補給品還有東西在地上,脫下上衣,戴上橘色泳帽,蛙鏡上好防霧塗料,手壁請工作人員畫好號碼(因為不會貼貼不上去),準備出發。就這樣走到活水湖的西岸,好多人已經站在那裡,這時後要緊張也沒有用,心情是出乎意料平靜的,去上了小號,然後自己拉筋起來,接著跟著台上的老師做動態熱身操。我知道音樂結束的時候就是我們第1梯次(這次只分兩梯,前半年輕的第1梯,想當然M25的我就是第1梯)鳴槍的時候。

終於等到這刻,廣播傳來請橘色泳帽選手到岸邊準備下水。同事Ray跟我握手,互道加油,就這樣下水了。

天阿,幹。一下水就有種感覺,為什麼我要來這種地方,為什麼我要來這裡做這種事情!這時候各種畫面都輪過腦中一遍,就是沒有要我冷靜放鬆游泳的指令傳達到我的中樞,所以一下水,踩不到地的那刻,我根本呼吸就亂了,亂到頭一浸到水中,就得馬上拉起來大口呼吸的程度。

我只能說那就是溺水。前100m我只能用抬頭蛙,游到喘不過氣,下去30秒才發現根本沒按碼表,我就知道我亂了。又沒過幾分鐘,划水的救生員開過來我這裡,問我說:"可以嗎?"

我怎麼能這時候就放棄?才沒100m耶!我驚恐萬分,說"可以",繼續用極慢的龜速抬頭蛙,游著。我覺得我選錯位置,我應該到靠著岸邊游才對。我意識到我沒辦法冷靜,我趕快用我最安定的抬頭蛙速度,斜斜游向岸邊,我想這時候在岸上看到我的人應該會覺得可笑。

我還是到岸邊了,快到時候我就發現岸邊的救生員已經看到我的狀況,他已經拉好繩索和救生圈,就只差還沒拋向我。丟臉這兩個次根本沒有閃過我的腦中,我只有我得救了的感覺,另一種想法拉扯我,就是那個簡單又永恆的問題:我為什麼要來?

我構到岸邊,我站起來,對著那位準備拋救生圈但是沒有拋的救生員說:"我可以在這裡休息嘛?" 我應該是臉色發白的說著。面容應該只有一種,就是驚恐萬分。

所以我當然得到滿意的回答:"可以可以,你要休息多久都可以,只是要注意時間!"

能不用游泳真好,我呼吸的到空氣。30秒後,我決定我不能放棄。所以我繼續下水。

我試著想起正常的蛙式是怎麼游的,我終於試著把頭浸入水中,可惜我還是只能馬上又浮起來水面大口吸氣。此時我想起老妹對我的建議:不要管姿勢,管自己的呼吸,一開始就是要讓自己的呼吸順,不要管其他人,不要管身邊的人。

我聽見廣播說:因為距離還沒拉開,第2梯次延後出發。我知道等等就會被第2梯的捷式碾過,但我想起水性超好的老妹的話,我開始只注意呼吸,什麼都不管。

終於我開始游出標準的蛙式,我唯一會的泳式。但速度不快,我沿著岸邊,又起來了一次。沒10秒,我又下水,繼續保持穩定的呼吸。我的頭一直都是往上的,我不敢往水裡看,我根本不知道我身下是什麼東西。我知道我還沒放鬆。但至少我呼吸順了不少,我可以連續游了。

大約500m,我終於不用回到岸邊踩地。我知道我應該過關了。我的頭開始可以轉動到45度前方下面,我頭在水下的時間終於長到我可以稍微認真看著水下的東西,再起身繼續下一個stroke。

我看見一隻攸遊自在的魚。我在水裡開心的笑了。我腦中出現老妹的話語,我知道我已經過關,我身體放開,呼吸自在,終於不再喝水,stroke rate降低,呼吸變慢,心跳降低,我回到我原本的pace。

我身邊已經開始出現白色泳帽的人,我知道我已經被第2梯趕上,但我前方視野內還有很多同梯弟兄在努力。我保守著還是靠岸游著,恢復原本速度的我,追上幾個有魚雷浮標的選手。追過人的感覺,特別有成就感。原來我的游泳還是可以追過人的。

本來就因為台東風吹沙而差點一望無際的活水湖,在蛙式的角度看過去,幾乎更一望無際。我知道我應該再也不需要回到岸邊,所以我稍微離岸邊遠點,我也開始碾過一些橘色泳帽的選手了。就這樣,順順的游到折返點。

過折返點時,我看看時間,怎麼才過不到半小時!我知道我幾乎已經勝卷在手。Ray說過,當你順利踏上岸邊,你就幾乎可以確定你可以完賽了!我腦中回想這件事,我還是得保持現在的狀態,維持這樣的呼吸,我稍微加快一點點速度,朝著幾乎看不清楚的終點線游去。

回程我幾乎是在最大期間完成游泳的,所以人愈來愈多,泳道寬度愈來愈少,我發現愈來愈得改變本來周遭幾乎空無一人的游泳方式。我不能踢的太盡性,因為我感受到我身後的水流,人就在四周。快回到岸邊的前300m左右,我明顯感覺到身體變冷,不小心浪太大還喝到一口水。還好活水湖嘗起來很正常。

我意識到身體變冷應該不是自己缺熱量還是什麼身體狀況造成的,我的結論是這邊水溫低很多,但我沒有心情去想為什麼。我只想要游完。我幾乎跟的上前方自由式的選手,距離總是拉的差不多遠。有點風,有點太陽,最後那段很冷的水溫,陽光大起來,我知道一切都站在我這邊,我就這樣順順的上岸了,工作人員從水中拉起我,我踏在水邊再次站在這地球上,只能說這感覺真是太完美了。

我發現小腿肚有fu。我不能馬上起跑,我走上階梯,接著適應了幾步,我對轉換運動沒經驗,所以我得保守,我開始隨著前方選手小跑步,真的差點就抽筋,這時候抽筋不是什麼好事,只有1/3,看看碼表,過了55分鐘。我對於游泳的成績很滿意,這幾乎只比泳池量到的速度慢一點點而已,考慮到一開始這麼不順的起始,這真是不錯的成績了。所以我放鬆了,慢慢的跑,跑過轉換區後方,來到我的單車旁。這種感覺只有完美的感動。



單車:

所以我吃了一根香蕉,喝完一包能量包,一包威德果凍,喝口水,換上騎車裝備,沒時間做其他事情,check頭上有沒有安全帽,有!好,跑步牽車出發吧!

騎車是我最不擔心的部份,我只要順順的過就好。一過轉換區,上車,我知道我想太多,這天的大逆風跟昨天場勘差不多!我第1分鐘就開始握下把,從此幾乎回到煞變把把位的時間不超過3分鐘。整路低風阻姿勢,對抗東北季風。

就這樣,熟悉的台11線,我還沒意識到什麼風景,我就看到富山。疑,原來過的富岡漁港了呀!我在路上超過剛剛轉換區打招呼比我早出發幾分鐘的Ray,接著,爬上一些小坡,我已經看到都蘭的路牌。認真騎車的感覺真好,我可以感受到我的雙腳沒有剛剛游完1900m蛙式的負擔,表示剛剛游泳對我的雙腿並沒有累積太多疲勞。這是好事。

我感受一下雙腿,稍微上坡重踩,恩,還是有些感覺,被腿套包圍的小腿是沒差,但是股四頭肌那邊隱隱有種緊緊的感覺。我remind自己,我只要完賽,這就是初鐵最棒的結果了。我並沒有沉不住氣像從前比賽單車一樣的衝。被強力的妹追過,我也沒有跟上的衝勁。順順的,在過都蘭抓了路邊補給的一瓶保礦力,喝了半瓶丟下,折返,大小盤間頻繁切換,上坡,下坡,衝刺,下把把位。就這樣,一路繼續超過不少選手,但也被神乎其技的226選手超越。

回到終點前,我稍微拉重齒比,試探自己的雙腳肌肉狀況,不巧,左腳股四頭肌的回應不是非常好。我知道那是快抽筋的fu。我拉慢速度,在最後的大橋上順風往南滑行,折返,回到終點,下車。我稍微跑一下,跑回轉換區,有種不詳的預感。


跑步:

所以我也把剩下的香蕉和威德果凍吃完,還有再喝一包難喝的超甜能量包,外加剛剛終點前拿的保礦力。換上跑鞋,差點忘記拿下安全帽。好吧,好像沒事情可以做,喔我沒想到要拉筋,失策。Ray此時也牽車回來,還沒等他回到停車處,我決定出發。我就是覺得不用拉筋。

跑著跑著,過轉換區,我發現我沒辦法把速度拉起。切換完碼表的模式來到最後一個運動的section,也就是路跑,然後才不到1k,我的股四頭跡就陣亡,抽筋的訊號傳達到大腦,很羞愧的走到旁邊,拉起筋來。

還好我的心理模式很快的因為看到前方四五位選手也一起停下走路,而且跟著拉筋。我知道此時此刻抽筋不是一個丟臉的事情,而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我意識到這不是單純的路跑比賽,這是已經比完兩項運動的鐵人三項,此時不抽,更待何時?所以差不多大家都這時候抽了。該抽的都抽了,我也是其中之一。

一分鐘後,我繼續起跑,感受抽筋的嚴重程度。我沿途不停的祈禱或是唸著,讓我跑起來吧讓我跑起來吧。我不想就這樣走12k回來阿!我看看時間,已經過了約3小時,我還有1小時50分鐘的時間可以完成11k,應該非常有機會才對。

我繼續跑著,壓抑著準備抽筋的大腿,跑的非常的保守,碼表說我從6:30降到6:50的pace,接著幾乎只能用7:10順順的跑著。過了2k好像有個第一個補給,我抓了大把鹽巴放進嘴裏,不敢配水,只有配運動飲料,接著繼續噴灑肌樂。

我又撐的下去了,沒有步兵。我又到了第二個補給,同樣repeat剛剛的事情,只是這次沒有抓鹽巴。我繼續跑,看見折返點,我看看時間,我還有1小時要跑6k回去,我知道我幾乎可以完賽,用走路的都可以。心中的壓力頓時減低,但我還是不想再次抽起來,因為第二次抽起來幾乎等於宣告跑不動了。

我隱忍口中那種甜鹹交錯的黏溺,我超想拿水,但是理性上我還是拒絕了,又選了鹽巴和運動飲料。good choice,因為我的腿還被自己壓制著,還沒抽起來,但幾乎已經在threshold游走。

Ray在過折反點後追上我,用輕鬆速度海放我。我叫他先走不用等,因為我雙腳的狀況不好。我繼續維持,終於我看見倒數5k的牌子,我看看碼表速度,算一下我如果用這樣速度回終點完賽的時間會是4h10m,關門則是4h45m,非常保險。我安心,幾乎可以笑著跑了。

但事情依舊不是憨人想的這麼簡單,最後3k後,狀況愈來愈差,我發現心肺耐力已經是極限,加上我差點想要撿路邊人家丟棄的保特瓶中的水來喝了,我知道我身體已經缺水。雙腿到了極限,就是那麼一低低,我就要抽筋了。

我走路好了。最後2k我走了大概1k吧。最後500m,我跑起來,風吹沙大到終點牌看不到,牙齒間都是沙粒,塵土飛揚,我只聽見廣播的聲音。天阿,這就是沙塵暴,我竟然可以在沙塵暴中完成初鐵,有夠酷!

我保持了遇到攝影機都會認真跑的態度,繼續了最後己百m。最後一刻,本來被腿套保護好好的小腿也跟著抽,兩腳的股四頭肌終於爆裂,疼痛佔領雙腳的唯一感覺,但我已經站上紅色斜坡。

我看見前方兩位小姐拉開布條,讓我衝線。天阿,好貼心,竟然還可以衝線!我4h17m完賽,被戴上完賽獎牌後,我只能趕快蹲下,疼痛才終於緩解。我馬上找到大會補給站,喝光兩杯杯水,遇見ray,領車,呆坐在地上,回想剛剛到底經歷了些什麼。

是阿,30歲前,超越奧林匹克距離的三鐵初鐵完賽,這是我的心願之一。感動到言語無法形容,但我表現的很平靜,內心卻激動不已。



賽前唯一的照片

下一張就是完賽後回到轉換區領車了!










總花費:飯店1440+火車約1800+比賽費用2000+Orca三鐵褲和機能腿套約4400 = 9640

碼表時間:


大會成績:

所以轉換時間分別算入單車和路跑項目,只有游泳是單項運動的時間。

2013/09/28

My dear Taipei

昨天看到一本書,名為:我親愛的台北。
(沒錯,就是剛開放的google play books的試讀本)
簡介就寫到:

有一天當你們要離開一座城市時
會記得些什麼呢?
我想我會記得的
必定是與愛相關的故事


2013.9 台北東區


愛。我對於這個城市還不算有愛,我還沒出現過在路邊撿垃圾,不像我爬山時偶而為之。但,我對這個城市已經有太多感情放不下了,我終究有天會離開它,但我會想念什麼事情?我會記得什麼?

不累,為什麼睡?
不愛,為什麼笑?
很累,為什麼繼續?
很愛,又為什麼不說?

身為一個租屋在台北市的外地人,今晚突然意識到房間旁的那座山,我都快要搬離這個地方了,我竟然還沒有去爬過。住六張犁時旁邊的兩座山都去逛過了呢。特別的是,當心裡堆積太多東西,我想不到什麼方式比運動還要有效。所以雖然已晚上10點,我還是換上慢跑褲,隨意找條登山口就上山了,手裡拿著手電筒和鑰匙。一路避開青蛙和蝸牛。

這是一場美麗的意外,我看見幾乎可以當成拍愛情電影畫面的台北。台北是個盆地,但盆地遇到山的時候,有好多神奇的住宅,沿著山邊圍繞。我逛了整個世新大學附近沿著仙跡岩附近的公寓或華廈,想起曾經一段時間積極看房的時候,整了文山區都大致晃過了,獨漏這個很像是迷你舊金山街道的地方。我還特別去注意陡坡上路邊停靠的汽車是不是有像舊金山的車子都把方向盤沿著路邊方向打到死。當然沒有,畢竟這裡不是舊金山。

隨便找到一條階梯,又看到登山口的牌子,繼續上山,10分陡上,爬上100m多的稜線,周五晚上燈火通明的台北呀,你好壯觀的偶爾出現在樹葉的縫穴中。繼續爬到150m的三角點附近,我驚訝於,兩三百萬的人口就在我腳下,我竟然在台北市找到這麼一塊我獨自享有的空間,而且不用錢。只有我一個,有24度的微風,還有四面八方混著大城市聲音的蟲鳴。很突兀,但這裡就是台北市。

我躺著,趴著,坐著,這個木頭涼亭很大,屬於台北的夜景,我一個人獨占。當我要離開台北時,這晚我必然會記得。它太深刻了。一個小時,我獨自擁有這座小山脈,還有底下的燈火通明。心裡是滿足,所以,今晚我稱這座我住的城市為my dear Taipei。

我只希望分享這晚的感覺,以便下次,有人可以理解。

2013/09/25

the ordinary happiness




2008 柬埔寨 吳哥窟

"在越是貧困的國家看見自己的幸福,在越是進步的國家看見自己的不足。"

今天在捷運上用flipboard在客棧熱門feed看見雪兒小姐的文章,大感深刻。晚上去運動回來,想起這篇文章,就如同好多背包客棧的朋友回應,"就像是我玩回來的心情"。不寫一篇文章讚賞不行XD..

或許隨著旅行的國家愈多,看的視野愈廣,會更深刻吧。這個世界有太多你不知道的地方,有太多顛覆自己已知世界的故事。我很慶幸自己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旅行,雖然我的生活太單純,但藉由旅行這個世界,我看見更多,得以有機會反思自己所在的世界,從他們眼裡看起來又是怎麼樣。恩,這是個好主題,旅行回來後看看這個台灣,似乎有些變了,什麼事情本來稀鬆平常現在卻是每天固定生活可能會出現的亮點。這個再平凡不過的台灣,這塊土地,卻有這麼不同,而到了最後繞了一圈,發現改變的不是這個國家,是自己看這個世界的心。

我想起好多旅行的瞬間,想到那些素昧平生的在地人,我們相遇只在那個瞬間,卻或許默默在心中住著,某個時候會突然跑出來,影響一個重要的決定,或者在難過失落的瞬間,像是支撐重量的大樑,讓我繼續面對每一個充滿希望的明天。

的確,我永遠不知道電視上說的貧窮是什麼,直到我第一次到真正貧困的國家。雖然貧窮不就是兩個字,不就是非洲那些印象嘛?但當貧窮真正呈現在你眼前,你會羞恥自己知道的貧窮只不過是表面。或許我現在知道的也只是表面。

大概就是2008年去柬埔寨最屬深刻。我看見洞里薩湖那些家徒四壁的人們,據說20度就可以冷死一家人的地方。我當時就在心裡默默許下一個心願,等我有能力,我一定會幫助這個世界上比我可憐的孩子們。

2008 柬埔寨 洞里薩湖


2008 柬埔寨 洞里薩湖船上叫賣的小男孩


5年後的現在想起這個心願,算算我已經工作第5年了。3年多前我媽離開後,接下她資助的非洲小孩,現在那個小女孩還會繼續收到來自我媽的愛心。還有一位來自我們去不了的國度的小男孩,玻利維亞,他也會收到讓他可以繼續生活上學的零錢。原來我已經正在實現這個心願了。

我只能說,那些笑容的力量太大了。看看自己,貧窮的是我們生活在衣食無缺的國家,卻不懂的如何開心的笑的我們。或者說是自己某些時候也是。



2005 Ulus, 土耳其


  2011  馬尼拉 菲律賓


2012 祕魯亞馬遜河流域的小部落 小孩子的玩伴是小猴子和樹懶寶寶


2012 祕魯 Colca峽谷上的小部落 這裡目前也還是只能爬山才到的地方


2006 河內 越南


2013 馬爾默 瑞典


2008 柬埔寨 吳哥窟


至於這個夜晚,有著26度的氣溫,過辛亥隧道會有更涼爽的風。下班後,趕去前公司附近游泳,全身舒暢的回來房間,打開音響,聽著台灣本土樂團的歌,邊找到和絃跟著刷著吉他。一杯咖啡牛奶,一顆芭樂。

這是這個城市的夜晚,我生活的地方。沒有什麼不好,更沒有什麼缺點。這是幸福的一種,沒有其他地方可以取代 - the ordinary happiness.


2013/09/17

Life is like a travel


[2013/8/16 East Iceland]

不知道哪個時候有去update自己在背包客棧的個人資料,好像有寫著這麼一句:Life is like a travel。突然想到用這個標題,配上在冰島公路旅行的照片,然後在睡不著的台北市深夜裡聚集成一篇文章。

說真的,亂糟一通的,每次在這個擁擠的城市喘不過氣的時候,只會開始想念那些廣闊沒有人煙的土地上,那些似乎無法與世界溝通的人們是怎麼生活幾千幾百年來的。我想起火地島的風和詭橘的天氣。現在則被冰島東部那些在峽灣裡孤寂的房屋所取代。

而這世界上正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只能配上這就是人生這個結論。正在轉折點的時候,為自己設下一個未來,畫著未來的藍圖,就好像當初畫著環遊世界機票的那刻,讓人興奮或無知的睡不著。只是這個興奮,不再帶有當初的熱情,不再有個溫暖的依靠,不再會有期待和包容;而這個無知,似乎帶給未知一些正面的力量。

我只覺得,似乎得寫些什麼,似乎得做些什麼,改變一下了。最近拿起吉他的次數又開始多起來,youtube已經變成pinned tab,進入房間就busy到睡著。像,冰島是個獨一無二的土地,a land like no other,而每個人選擇的生活也如此,a life like no other。旅行不是唯一的選擇,我只是要一個home-like place,每晚可以安然的睡著罷了。

再唱首歌吧。深夜裡,拿起靜音吉他,刷著chord,就說傷心的人不能聽慢歌,是吧?